周勃(?—前169),沛县(今属江苏)人。其祖先原籍卷城(位于今河南省原阳),后迁至沛县。周勃以编织苇席为业,常兼职吹鼓手参与丧事,亦曾在材官麾下担任强弩手。
刘邦揭竿而起之际,周勃毅然加入义军,最初担任中涓一职,成为刘邦的贴身侍卫。在反抗秦朝的斗争中,他大多时间随同刘邦南征北战,于沙场上勇猛冲锋,屡立战功,然而却未曾独立指挥过大型战役。
起义军推翻秦朝后,刘邦被封为汉王,周勃则获封威武侯。他随刘邦前往汉中,并被擢升为将军。自刘邦揭起反楚大旗,周勃在汉军中奋勇作战,尤其在平定三秦的系列战役中,战功赫赫。当汉军突破函谷关,在中原与楚军展开激战时,他一度坚守蛲关,确保汉军后方的安全,又曾驻守敖仓,保障汉军粮草的充足供应,最终参与了对项羽的追击。击溃项羽后,他率领一支汉军东征,平定了楚地泗水、东海等郡,收复了二十二个县。由此可见,周勃在楚汉战争中功勋卓著,对灭楚兴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楚汉战争落幕,刘邦登基称帝,新建立的汉朝在军事上主要任务是镇压异姓诸侯王,以稳固政权。此时,周勃率军驻守洛阳(位于今洛阳市东北)和栎阳(位于今陕西渭南与富平之间)。当时,异姓诸侯王均盘踞在函谷关以东,例如:楚王韩信定都下邳,梁王彭越定都定陶,淮南王黥布定都六,韩王韩信定都晋阳,燕王卢绾定都蓟。洛阳作为关东的战略要地,驻守此城对于维护关东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。而栎阳则位于京师(长安)以东,处于从关东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,驻守此地对于护卫京师具有重要意义。
就在楚汉战争落幕的这一年(公元前202年)七月,燕王臧荼起兵反叛,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军征讨。周勃作为将军随行,九月成功擒获臧荼。他所率领的士兵在驰道上顽强阻击叛军,战功最为显赫。因此,周勃被封为列侯,享有绛县八千余户的食邑,故得称绛侯。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九月,韩王信在匈奴的侵扰下被困于马邑,无奈投降,并与匈奴勾结,气焰愈发嚣张,导致北方局势骤然紧张。汉高祖刘邦再次亲征,周勃随军出征,率先在代地击败韩王信,并攻克了霍人(县名)。
继续挺进,在武泉北面击溃匈奴骑兵。转战至铜辊,成功击破韩王信的军队。回师途中,攻陷太原郡的六座城池。在晋阳城下,再次击败韩王信及匈奴骑兵,夺占晋阳。随后于裟石重创韩王信军,追击八十里。接着攻克楼烦县的三座城池。适逢严寒,汉军中因冻伤而手指脱落者达十分之二三。此时,刘邦被匈奴大军围困于平城。周勃在平城下奋勇抗击匈奴骑兵,所率士兵多在驰道上截击敌军,战功卓著。周勃因卓越功绩晋升为太尉,执掌汉朝军事大权。
汉高祖十年(公元前197年)九月,代相国陈豨起兵反叛,刘邦亲自率军征讨。周勃亦领兵前往,攻克马邑,并进行了大规模屠杀。随后,转战至楼烦,击败韩王信、陈豨等部。成功平定了雁门郡的十七个县和云中郡的十二个县。再战灵丘,击溃陈豨,并将其斩杀,最终平定了代郡的九个县。
汉高祖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,燕王卢绾叛乱。周勃与灌婴受命率军讨伐卢绾,成功攻占蓟城。随后,在上兰、沮阳等地击败卢绾军队,追击至长城一线。此次战役,平定了上谷郡的十二个县,右北平郡的十六个县,辽西、辽东两郡的二十九个县,以及渔阳郡的二十二个县。据当时军方统计,周勃此番出征战绩斐然,共俘虏相国一人,丞相二人,将军及二千石级官员各三人;此外,击溃敌军两支,攻陷城邑三座,平定郡县总计五个郡、七十九个县,并俘获丞相、大将各一人。
周勃平定燕地后凯旋回朝,此时刘邦已驾崩,他便以列侯身份辅佐惠帝。惠帝六年(公元前189年),朝廷复设太尉一职,擢升周勃担任太尉。
九年之后,时值吕后八年(公元前180年),吕后于七月辞世。吕禄以赵王身份担任汉朝上将军,吕产则以梁王身份担任丞相,二人窃取军政大权,盘踞长安,图谋危害刘氏。当时在长安担任宿卫的朱虚侯刘章,身为刘氏宗室,因其妻为吕禄之女,得以洞悉吕氏阴谋。于是,他遣人东行,告知其兄齐王刘襄,敦促其发兵进京,自己则在长安担任内应,共谋诛灭诸吕。刘襄闻讯后立即起兵,并向各诸侯王发出文书,揭露吕氏的罪恶图谋,号召刘姓诸侯王共同讨伐僭越王位的吕氏。吕产得知此事后,派遣大将军灌婴率军东去阻击。灌婴抵达荥阳后,按兵不动,反而派遣使者与齐王刘襄等人联络,静待事态进一步发展。
此时,周勃身为太尉,却无法踏入军营大门,手中无丝毫军权;陈平身为丞相,亦无法处理政务,仅剩空头官衔。在陆贾的劝导下,二人增进友谊,与刘章等人共谋大计。鉴于曲周侯郦商之子郦寄与吕禄交好,他们迫使郦商命郦寄欺骗吕禄:吕氏封王乃众臣共识,无需担忧,但你不应执掌兵权滞留长安,引发猜疑。何不速速交出将军印,将兵权移交太尉,并让梁王交出相国印,与大臣结盟返回封国?如此,齐王之兵自会撤回,大臣安心,你亦可稳居王位,此乃万世之利。吕禄信以为真,遂派人告知吕产及诸吕长辈。有人认为不妥,犹豫不决,但吕禄仍坚信郦寄之言。八月,有人向吕产密报灌婴与齐王暗中联络之事,此情报又被曹窑得知。曹窑乃曹参之子,其父曹参与周勃、陈平乃旧日战友、同僚,堪称世交,获此要讯后,立即飞报周勃与陈平。周勃意欲先掌控北军,却苦于无门而入。关键时刻,掌管符节的纪通倾向于周勃,假传天子之命,使周勃得以进入北军。郦寄等人遵照周勃指示,再次劝吕禄:“帝命太尉镇守北军,意在让你返回封国,速速交出将军印辞别。否则,祸患将至。”吕禄随即交出印信,将兵权交付太尉周勃。
周勃踏入军门,立刻向北军发布命令:“拥护吕氏者右袒,拥护刘氏者左袒。”全军一致左袒,周勃随即接管了北军,但南军仍在掌控之外。周勃命刘章监守军门,并指示曹窑通知卫尉,严禁吕产进入宫殿门。此时,吕产尚不知周勃已掌控北军,意图进入未央宫发动叛乱,却受阻于殿门,徘徊不前。周勃获知此情,仍感胜算未定,不敢贸然宣布诛除诸吕,仅对刘章下令:“速入宫护卫皇帝。”刘章率领周勃调配的一千士兵,迅猛冲入未央宫掖门,发现吕产正在廷中,随即发起攻击。吕产仓皇逃窜。时值傍晚,狂风大作,随从吕产的官员惊慌失措,无人敢于应战。刘章紧追不舍,终将吕产斩杀于郎中令官衙的厕所内。随后,刘章又处决了长乐卫尉吕更始,返回北军向周勃复命。周勃欣喜万分,言道:“心腹大患唯吕产,今已伏诛,天下自此安定。”随即下令捕杀吕禄及诸吕氏。与此同时,周勃与众大臣共谋,废黜了由吕后安排而非惠帝所生的少帝,拥立代王刘恒为帝(即文帝),齐王亦撤兵归去。
文帝即位后,任命周勃为右丞相,赐予黄金五十斤,食邑一万户。然而,十多个月后,有人提醒周勃:“君既已诛灭诸吕,拥立代王,威震天下,若再受厚赏居高位而不自谦,恐祸患将至。”此言意在指出,臣子功高震主,难免招致危险。周勃闻言心生畏惧,预感不祥,遂主动请求辞去相位,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。
据传,某次朝会上,文帝询问右丞相周勃:“天下一年审理的案件有多少?”周勃答:“不知。”文帝又问:“天下一年钱粮收支几何?”周勃再次无言以对,汗流浃背,羞愧难当。随后,文帝转而询问左丞相陈平,陈平对答如流。周勃深感惭愧,退朝后责备陈平:“你为何不事先教我应对?”陈平笑答:“君居相位,岂不知其职责?若陛下问及长安盗贼数目,君亦欲勉强作答吗?”至此,周勃明白自己远不及陈平,这也成为他请求免相的另一原因。
逾年之余,每逢河东郡的郡守、郡尉莅临绛县巡视,周勃总是心生畏惧,常身着铠甲,命家人手持兵器,方敢接见来者。因此,有人诬告周勃谋反,案件交由廷尉审理。周勃被捕受审,内心惶恐,不知所措以应对狱中审问。法吏对他稍加侵凌侮辱。周勃遂赠狱吏千斤黄金,狱吏则在木牍背面书写暗示,所书“以公主为证”。此中“公主”系指文帝之女、周勃之子周胜之的妻子,故狱吏指点他以公主作证自己并无谋反之心。周勃又将皇帝所赐部分赏物,赠予薄太后的弟弟薄昭,由薄昭代为向太后求情,薄太后亦认为周勃不致谋反。文帝前往拜见太后,太后愤而将头巾掷向文帝,斥道:“绛侯掌皇帝玺,统兵于北军,彼时不反,今居一小县,反而欲反邪!”文帝审视周勃狱中供词后,对太后言:“吏正查证,将释之。”遂遣人持节赦免周勃,恢复其爵位与食邑。周勃获释后,感慨道:“吾曾统率百万之师,焉知狱吏之权重乎!”
周勃再次返回封国,并于文帝十一年(公元前169年)辞世。其子周胜之继承爵位,但因与公主婚姻不睦,加之犯下杀人重罪,最终被处决。时隔一年,文帝挑选了周勃另一位贤能之子周亚夫,重新册封为列侯。
周勃出身寒微,性格刚直倔强,忠厚老实。他对文学并无兴趣,每当召见儒生和说客时,总是毫不客气地面向东坐,直言不讳:“趣为我语。”用现代汉语解释,即“快给我直说”。这句话表明他不喜欢咬文嚼字,引经据典。他的纯朴与直率由此可见一斑。自沛县起义起,直至刘邦驾崩,他始终忠诚追随并拥护刘邦,成为刘邦集团中坚定而可靠的成员。因此,刘邦“以为可属大事”,常将重要的军事任务交予他,甚至擢升他为太尉,掌管全国军事大权。当诸吕图谋叛乱,威胁刘氏江山时,他挺身而出,肩负起平定诸吕之乱、迎立文帝的重任,使刘汉皇朝化险为夷,避免了一场社会动荡,其作用在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。司马迁评价道:“勃匡国家难,复之乎正。虽伊尹、周公,何以加哉!”这一评语恰如其分。周勃拥立文帝后,虽功高位重,声名显赫,但也陷入种种困境,这反映出封建君主专制和法制的严重阴暗面,对后世乃至当今仍具有深刻的反面教育意义。
综上所述,周勃最初是刘邦起义军中的一员,后在楚汉战争中屡立战功,成为刘邦集团中不可或缺的一员。刘邦建立汉朝后,周勃继续在军事和政治上发挥重要作用,特别是在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和诛灭诸吕的斗争中,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周勃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他成为汉初稳定政权的关键人物。然而,他在政治上的不擅长和功高震主的境遇,最终导致他辞去相位,晚年生活较为坎坷。周勃的一生,是西汉初期动荡历史的一个缩影,他的故事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功臣的悲剧命运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